常问问题
客户服务热线
0391-3299600复试时间定了!!
复试线通常会在复试前一周左右公布,所以最晚也会在3月13日或14日公布,甚至更早
不过,话说回来,考研这事儿啥“意外惊喜”都有几率发生。为了让大家到时候不抓瞎,小研还是提前给大家普及一下复试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几点,算是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吧!
大部分院校的复试流程会包括笔试和面试两方面,当然也有部分院校只进行面试考试,详细情况要根据不同院校的考察要求确定,总体来说复试从出分开始,可以借鉴以下流程:
复试时的流程:报到→体检→专业笔试、听力考试→综合面试、专业面试、英语口试→加试
首先到候考区抽签或按学校给出的名单顺序在考室外等候。之后就是进入考场,自我介绍,然后教室里的老师会根据你提交的材料和初试成绩进行提问,还有可能会问到一些基础的政治问题(特别对于党员)综合面试基本上不会涉及到专业性的考察,更多的是考察你的思想觉悟,究竟有没有成为一位研究生的素质。
专业知识;本科学习背景与所报专业的关系;毕业论文与所报专业的关系;学术热点、行业热点、社会热点的了解与分析等等。
找准方向;仔细地了解目标专业考查的范围,指定参考书或建议的参考书。这方面有的学院指定,有网站上查就可以;有的学校不指定,能够最终靠师兄姐来了解一些内幕信息。
了解老师常问的问题,从中找出复习重点。清楚自己,包括专业、兴趣等。了解对象,包括报考的专业、导师等。掌握必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技巧。
英语面试的时间一般是10分钟。从进入教室开始,基本上就和中文说拜拜了,全程英语。先进行英文的自我介绍,随后会有助教让你翻译一段和你的专业有关的段落翻译(有的学校无),最后老师会对你进行英文提问。
教室里一般会坐三位老师,一位负责点头,一位负责摇头,还有一位负责低头看你的材料。(很多学校确实是这样)所以口语不好的同学最起码的要确保老师能听懂你在说什么,如果口音很严重的还是要尽快纠正。
研究生复试要带的材料需要查看报考院校考研官网上的通知,一一核对。 通常来说研究生复试准备的材料就是下面这些:
①身份证明:初试准考证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(应届生带学生证)原件或复印件;
②政治审核表:档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工作或学习单位一致且须加盖公章,该表需要在院校网站下载;
③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,需加盖档案单位公章,在复试时单独交至各学院;
⑥撰写材料:包括面试简历(5份左右)、自我介绍及给导师的信件等(可选项)。
建议大家现在可以【打印成绩单并找学院加盖公章】、【润色简历】、【整理作品】、【准备导师推荐信】(一般导师推荐信都是由学生自己写好,再去请院里知名的老师签字推荐的,所以我们最好先自己拟好,再去征求老师意见,一定要注意礼貌!!!)
不管目前情况如何,大家都要积极准备复试,着重关注调剂信息,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放弃!
很多学校复试都会有专业课的笔试,所以专业课一定不可以抛弃!这场笔试很重要,甚至能直接翻盘初试成绩。
复试专业课的资料,有的院校会提供基本教材,而有的院校什么都没有,所以橙酱建议去问问该学校的学长学姐或者本科生,找一下他们的教材、期末重点甚至期末试卷。
除了复习指定要考试的那一门科目外,专业上其他的核心课程也不能丢,这些都可能是面试时的提问点!
比如初试考的那几门,如果没时间细看的话,也最好稍微再扫一下,尤其是其中的重难点。
复试中英语的考察,一般以听力和口语的形式呈现,个别院校会增加笔试。你们可以在备考之余, 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文论文、期刊报道阅读。 在熟悉本专业相关前沿研究的同时积累专业词汇。
其次,练习模拟面试。可以找一位英语水平较好的朋友进行模拟面试。让他提问你一些常见的口语问题,并进行实际的口语回答。通过模拟面试,能大大的提升回答问题的流利度和准确性,同时也能大大的提升自信心。
简历部分,样式不是最重要的,清晰整洁才是! 对自身的实习、竞赛、科研等经历,一定要展开细化, 实在“三无”的同学,可优先考虑写一些自己做过的实验或者大作业进去,同时也要具体展开。
当然,大家也要注意,写在简历里的东西,一定要提前弄懂,如果老师能看到你的简历,那么这部分内容被提问的概率很大。
毕竟考研成绩已经出来了,学校也都已经陆续开学,橙酱还是比较建议我们大家积极联系一下导师的,同时也最好向学长学姐了解地清清楚楚老师的为人,毕竟这也是你们对自己未来几年研究生生涯的负责。
但是要注意,联系导师的邮件不要长篇赘述自己多么不容易、多么想读研,只要清晰的说清楚“自己是谁、为什么选择这位导师、未来规划”就可以。
这个不用现在就准备,可以等到简历基本完成的时候,自我介绍也就顺理成章的出来了。 毕竟是自己简历的内容,大家也不需要刻意背诵 ,多读几遍梳理好逻辑就可 以。
在复试的前1-2天,你们可以稍微花点时间,准备一下复试中相对高频的问题。比如:为何需要报考我们专业、读研规划这种。 当然一定要 注意 不要用客话、套话回答,而是结合自己,形成个性化的回答。
对于擦线的同学,小研依旧是建议以一志愿复试为主。无论是一志愿还是调剂,复试内容不会差太多,离分数线公布、调剂系统开放也还有一段时间,大家千万别闲着!
那么对于 在一志愿 过线边缘徘徊的同学们, 建议:能调剂就调剂,能走一定走!
1.培养搜集调剂信息的能力;首选一志愿相近的专业,专业课差不多或者相同,会让我们复试准备起来容易很多;如果要跨专业调剂,那尽可能地选择几所复试科目一致或者相似的院校,千万别东一榔头西一棒锤;
2.如果已经有较为贴切的调剂院校,可以先照着去年的考察内容去复习,时刻关注调剂动态;
3.可以适当去联系一下导师,有些调剂名额可能是由老师直接掌控的,会优先确定好大致人选,你们可以积极尝试一下,尤其是对那些往年一直都有调剂名额的专业。
线上更考验一个人的整体水平,也考验大家的心态,所以更是建议我们大家提早复习好相应的考察内容,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的。